按照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提交审计报告前,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的内容有:
A: 审计建议是否正确、客观和合理
B: 审计报告中是否存在错误和遗漏
C: 审计人员是否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D: 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能够支持审计结论
E: 审计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是否恰当
A: 审计建议是否正确、客观和合理
B: 审计报告中是否存在错误和遗漏
C: 审计人员是否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D: 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能够支持审计结论
E: 审计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是否恰当
举一反三
- 内部审计机构在提交审计报告前应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的内容有() A: 审计评价的依据引用是否适当 B: 审计报告是否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C: 审计项目名称是否准确,描述是否适当 D: 审计组人员及其分工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E: 审计发现的描述是否真实、证据是否充分
- 我国国家审计的审计报告包括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两种,其中审计组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报告对象是()。 A: 被审计单位 B: 内部审计机构 C: 审计机关 D: 社会审计机构
-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2103 号内部审计准则》所称(),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所获取的,用以证实审计事项,支持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的各种事实依据。 A: 审计证据 B: 工作底稿 C: 事实确认书 D: 审计报告
- 对总体审计计划,应审核的主要事项包括() A: 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重点审计领域的确定是否恰当 B: 时间预算是否合理 C: 对专家、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利用是否恰当 D: 审计程序能否达到审计目标
- 对总体审计计划,应审核以下主要事项( )。 A: 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重点审计领域的确定是否恰当 B: 时间预算是否合理 C: 对专家、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利用是否恰当 D: 审计程序能否达到审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