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文看,齐桓公对伐楚的理由说明包括()。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左传•僖公四年》)
A: 周王室有授权
B: 齐国为诸侯之首,兵马强壮
C: 楚国没有按规定向周王进贡包茅
D: 齐师侵蔡时,楚国援助了蔡
E: 周昭王南征而不复,与楚国相关
A: 周王室有授权
B: 齐国为诸侯之首,兵马强壮
C: 楚国没有按规定向周王进贡包茅
D: 齐师侵蔡时,楚国援助了蔡
E: 周昭王南征而不复,与楚国相关
举一反三
- 标点并翻译。<br/>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br/><spanstyle='text-align:right;display:block'>——《左传·僖公四年》</span>
-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 翻译: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 《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句中的前置宾语是()。 A: 南 B: 寡人 C: 昭王 D: 是
- 下列句子中“以”为连词的是 A: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B: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C: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D: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