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字用于判断句里,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在上古汉语里是一个系词。( )
举一反三
- 王力《汉语语法史》认为,系词“是”成熟的标志是( ) A: “是”可以用在其他代词之后。 B: 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成为一个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 C: 系词“是”字可以被副词修饰。 D: 系词“是”字前面加上否定词“不”字,在口语里代替了上古的“非”。
- 上古汉语判断句的核心特征是名词性成分做谓语。
- 古代汉语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______ ),由(______ )或(______ )直接作(______ ),并在主语或谓语后面经常使用语气助词(______ )、(______ )加强判断。
- 郭锡良《关于系词“是”产生时代和来源论争的几点认识》一文,对系词“是”的来源与演变过程的论述,有以下几点( ) A: (先秦时期,判断句)“当主语太长而又结构复杂时,主语和谓语的界限往往会不十分清楚,于是产生了用一个代词复指主语的必要。 B: 由于结构复杂的长主语往往用‘是’来复指,于是类推到结构简短的主语有时也用‘是’来复指。主语简短,复指的必要性不太大,‘是’的复指意味随之减弱,主要是起联系主语、谓语的作用。 C: 再进一步,句末表判断语气的‘也’字去掉,‘是’就变成了联系主语、谓语、并表判断意义的纯粹系词了。 D: “是”字在判断句中由表“正确”义的形容词转变成系词的演变过程,是一种句法结构的自然发展。
- 古汉语里“谬”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