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二硝基苯酚抑制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
A: 解偶联
B: 抑制电子传递
C: 抑制ATP合酶
D: 与复合体I结合
E: 抑制Na+,K+-ATP酶的合成
A: 解偶联
B: 抑制电子传递
C: 抑制ATP合酶
D: 与复合体I结合
E: 抑制Na+,K+-ATP酶的合成
A
举一反三
- 2,4-二硝基苯酚抑制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 A: 解偶联 B: 抑制电子传递 C: 抑制ATP合酶 D: 与复合体Ⅰ结合
- 2,4-二硝基苯酚抑制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 A: 解偶联 B: 抑制电子传递 C: 抑制ATP合酶 D: 与复合体Ⅰ结合 E: 与复合体Ⅱ结合
- 2,4-二硝基苯酚抑制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 ) A: 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B: 抑制电子传递 C: 抑制ATP 合酶 D: 与复合体I 结合 E: 与泛醌结合
- 2,4-二硝基苯酚抑制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 A: 解偶联 B: 抑制电子传递 C: 抑制ATP合酶 D: 与复合体I结合 E: 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
- 二硝基苯酚抑制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 A: 抑制电子传递 B: 解偶联 C: 抑制ATP合酶 D: 与复合体І结合
内容
- 0
2,4-二硝基苯酚抑制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2012研考)() A: 解偶联 B: 抑制电子传递 C: 抑制ATP台酶 D: 与复合体I结合
- 1
2,4-二硝基苯酚抑制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 ) A: 抑制电子传递 B: 解偶联 C: 肌酸 D: ATP E: 磷酸肌酸
- 2
2,4-二硝基苯酚干扰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 ) A: 解偶联 B: 抑制电子传递 C: 与复合物Ⅰ结合 D: 抑制ATP合成酶 E: 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
- 3
解偶联剂可以()。 A: 阻断呼吸电子传递过程 B: 抑制ATP合酶活性 C: 抑制呼吸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D: 抑制氧化磷酸化但不影响电子传递
- 4
解偶联剂的作用是如何产生的?() A: 抑制传递氢。 B: 抑制传递电子。 C: 抑制氧化磷酸化 D: 抑制ATP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