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CSMA/CA“冲突退避”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NAV值为0后立即执行“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举一反三
- 以下关于CSMA/CD“冲突窗口”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以太网采用的CSMA/CD协议,当冲突发生时要通过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计算退避时延,关于这个算法,以下论述中错误的是( )
- ● 关于 802.11 标准 CSMA/CA 协议,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34) 。 (34) A. CSMA/CA 协议采用冲突避免的方法 B. CSMA/CA 协议可以采用载波检测方法发现信道空闲 C. CSMA/CA 协议可以采用能量检测方法发现信道空闲 D. CSMA/CA 协议采用冲突检测的方法
- CSMA/CA没有CSMA/CD的冲突检测机制,CSMA/CA利用ACK信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 ( )
- 下列媒体访问协议中没有冲突的协议是? A: CSMA B: CSMA/CD C: CSMA/CA D: TOKEN RING
内容
- 0
冲突介质访问方法中,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是()。 A: CSMA B: CSMA/CA C: CSMA/CD D: CSWA
- 1
( )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 A: CSMA/CA B: CSMA/CD C: 冲突检测 D: 以上所有
- 2
一旦介质空闲就发送数据,假如介质是忙的,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后立即发送数据;如果有冲突就退避,然后再尝试的退避算法称为 (31) 算法。 A: 非坚持CSMA B: 1-坚持CSMA C: P-坚持CSMA D: Y-坚持CSMA
- 3
关于CSMA/CD算法,以下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 4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A机制来检测和避免冲突的工作过程包括()。 A: 发前先听 B: 边发边听 C: 遇冲退避 D: 重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