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应补或应退税额=实际应纳税额-本年累计实际已缴纳所得税额( )
举一反三
- 实际应纳所得税额也不等于应纳税额,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境外所得应纳税额-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
- “所得税费用”账户( )。 A: 用来核算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 B: 借方登记企业按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 C: 贷方登记企业按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 D: 借方登记企业会计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税额
- 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应纳税额不等于应纳所得税额,它是在应纳所得税额的基础上加减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的基础上算出来的。()
- 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为( ) A: 增值税、消费税应纳税额合计 B: 增值税应纳税额 C: 增值税消费税实际缴纳税额合计 D: 增值税实际缴纳税额
- 下列关于按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公式正确的有()。 A: 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B: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C: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D: 应补(退)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已预缴所得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