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高3.2米的钢筋砼框架房屋,由罕遇地震作用产生的最大允许弹塑性层间位移为()。
64mm
举一反三
- 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中,结构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层间侧移不得超过层高的1/50
-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要求结构薄弱层或部位的弹塑性层间侧移不得超过层高的多少?
- 某建筑底层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位移为5mm,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位移为8mm;底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并且不大于相邻层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平均值的0.5,则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该结构底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θp,1与下列何项最接近?
- 抗震设计时,请指出下列四类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已知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第8层弹性层间位移Δμe,8= 8mm和第8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该框架结构在第8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θp,8接近下列何项?
内容
- 0
某框架结构的层高均为3.0m,在进行第二阶段抗震设计时,允许的弹塑性最大层间位移为( )。 A: 60mm B: 17mm C: 50mm D: 12mm
- 1
罕遇地震时结构的材料进入哪种状态? A: 弹性 B: 塑性 C: 弹塑性 D: 超弹性
- 2
简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目的。
- 3
为了实现第三水准的“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我国现行规范要求对某些框架结构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用相应的抗震措施,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其中不规则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模型。
- 4
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和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