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 甲、乙合谋盗窃银行,二人准备了盗窃用的工具。之后,乙因害怕受到刑罚惩罚而没有与甲一同盗窃,甲单独完成盗窃行为,乙的行为属于()。 A: 犯罪既遂 B: 犯罪预备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未遂
- 甲、乙两人预谋合伙入室盗窃。但当时甲因害怕,没有进屋,但是帮乙在院外放哨,使得乙盗窃成功。则甲的行为属于______。 A: 盗窃既遂 B: 盗窃未遂 C: 盗窃预备 D: 盗窃中止
- 甲、乙、丙三人预谋盗窃仓库原材料,甲因为害怕只是将自家的三轮车借给乙、丙使用,并未亲临现场。乙、丙用甲的三轮车将所盗的原材料运离现场,甲的行为属于( )。 A: 盗窃未遂 B: 盗窃既遂 C: 盗窃中止 D: 盗窃预备
- 根据《刑法》,下列情形中,能够确定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 甲、乙二人一起策划并一起实施了盗窃行为 B: 甲、乙二人在同一时间盗窃公司财物,但双方对此并不知情 C: 甲、乙二人共同杀人,乙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D: 甲策划实施盗窃行为,并指使乙具体实施 E: 甲对丙实施故意伤害行为,乙同时过失伤害了丙
- 甲与乙共谋入室盗窃,约定甲进入室内盗窃财物,乙在外面望风。甲进入室内后,乙心生害怕逃离现场。甲盗窃2万元后未见乙独自离开。乙的行为属于()。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 C: 犯罪既遂 D: 犯罪预备
内容
- 0
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回钥匙。乙对甲说:“胆小鬼,跟你在一起真是发不了财”,将钥匙交给了甲。后乙从丙处配制了一把万能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B: 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C: 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D: 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 1
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回钥匙。乙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乙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 2
甲、乙共同盗窃一辆价值40万元的高级轿车,以20万元的低价出手,由于甲在盗窃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在分赃时,甲分得了18万,乙只分了2万。则定罪时,对甲、乙二人的盗窃金额认定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盗窃金额都为40万 B: 甲、乙的盗窃金额都为20万 C: 甲的盗窃金额为18万 D: 乙的盗窃金额是2万
- 3
关于盗窃赃物后,又处分赃物后的罪数问题,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甲盗窃了一件国家珍贵文物,然后卖给乙,对甲应以盗窃罪和倒卖文物罪数罪并罚 B: 甲盗窃了一幅名画复制品,冒充真品卖给乙,对甲应以盗窃罪一罪定罪处罚 C: 甲盗窃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然后卖给乙,对甲应以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数罪并罚 D: 甲盗窃了一包毒品,然后卖给乙,对甲应以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 4
甲盗窃了摩托车一辆,价值10000余元,交予朋友乙帮助销售。乙明知是甲盗窃的赃物,仍将摩托车卖给了不知情的丙。乙的行为( ) A: 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 B: 与甲的行为构成盗窃共同犯罪,系主犯 C: 与甲的行为构成盗窃共同犯罪,系从犯 D: 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