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密码管理局于2006年发布了“无线局域网产品须使用的系列密码算法”,其中规定密钥协商算法应使用的是()
举一反三
- 国家密码管理局于2006年1月6日发布公告,公布了”无线局域网产品须使用的系列密码算法“期中对称密码算法是( )? A: SMS4 B: ECDSA C: ECDH D: 自行选择
- RSA法是种() A: 使用换位密码加密算法 B: 非对称密钥密码算法 C: 对称密钥密码算法 D: 使用移位密码加密算法
- 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密钥的密码算法,称之为对称密钥算法
- 以下关于非对称密码算法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非对称密码算法又称“双钥密码算法”或“公钥密码算法”,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并且从其中一个很难推导出另一个 B: 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两个密钥,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则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但如果使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则不一定需要使用相应的公开密钥就能解密。 C: 和对称密码算法相比,使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可以大大减少网络通信的密钥数量,降低密钥管理的工作量 D: 与对称密码算法相比,非对称密码算法一般计算量较大,耗费的资源较多。因此数据加密速度比对称密码算法要慢的多
- 下面关于对称密码算法和非对称密码算法描述错误的是() A: 对称密码算法中,通信双方拥有相同密钥,使用的密钥相对较短 B: 非对称密码算法中使用的密钥有两个,一个是对外公开的公钥,可以象电话号码一样进行注册公布;另一个是必须保密的私钥,只有拥有者才知道 C: 与非对称密码算法相比,对称密码算法加解密速度较慢。同等安全强度下,非对称密码算法要求的密钥位数要多一些 D: 非对称密码算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对称密码算法的缺陷而提出的,即为了解决对称密码算法中密钥分发和管理的问题,以及不可否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