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反映出孔子怎样的教育理念?
举一反三
- 判断句子是否是宾语前置?哪些不是?说明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
- 中国大学MOOC: 子路、冉有分别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两次回答却不一样,其原因是(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文段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其中生动地反映了孔子的哪一种教育原则?答:________(2)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答:________
- 对“闻斯行诸”这个问题,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给出不同的解答,其原因是?
- “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中“私”的含义是()。 A: 私下 B: 偏见 C: 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