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4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如今受其赐”
  •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对内,用管仲为相,通渔盐铁之便,改革税制增加整体人口,建立一个兵民结合的制度每户出一丁以致拥有常备军三万之众对外,尊王攘夷,北趋夷狄南制楚蛮,对中原各国以周礼为号召,战略上以政治威慑为主,老马...

    内容

    • 0

      翻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1

      以下属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的是:()。 A: 管仲之器小哉。 B: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C: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D: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材料二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孔子(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何时?该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2)材料一中的“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3)材料二中“桓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件?“不以兵车”应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

    • 3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子贡认为“仁者”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孔子认为“仁者”应该有怎样的表现?答:________(2)你同意孔子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答:________

    • 4

      孔子认为管仲是仁者的理由有 A: 尽忠公子纠 B: 不以兵车,九合诸侯 C: 一匡诸侯 D: 民受其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