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4
    根据时代的变迁以及报应根据(为何报应)之本源的不同,报应主义经历了三种理论形态()。
    A: 社会报应
    B: 神意报应
    C: 道德报应
    D: 法律报应
  • B,C,D

    内容

    • 0

      我国刑罚的适用与执行,不仅具有惩罚犯罪的作用,还具有( )罪犯的作用。 A: 教育改造 B: 报应罪犯 C: 法律报应 D: 法律惩罚

    • 1

      “今之法家惑于祸福报应之说,多喜出人罪以求福报”,反映出朱熹() A: 赞成祸福报应说 B: 赞成罪疑惟轻 C: 反对祸福报应说 D: 反对罪疑惟轻

    • 2

      It will (奖赏,报应,酬谢)us with a longer, healthier and happier life.

    • 3

      传统的报应刑理论未能回答为何未成年人犯罪保持着高发趋势的问题。

    • 4

      废除死刑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 A: 报应主义; B: 功利主义; C: 重建主义; D: 人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