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于 A 市建筑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2016 年 3 月去 B 市提供建筑服务并取得收入为 100,000 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企业应在 A 市主管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 1801.80 元
B: 甲企业应在 B 市主管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 1801.80 元
C: 甲企业应在 A 市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纳税
D: 甲企业应在 A 市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
A: 甲企业应在 A 市主管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 1801.80 元
B: 甲企业应在 B 市主管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 1801.80 元
C: 甲企业应在 A 市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纳税
D: 甲企业应在 A 市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
B,D
举一反三
- 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月跨市在A市取得建筑收入600000元,该建筑收入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则甲企业应在建筑劳务发生地A市预缴增值税税款()元。 A: 10810.81 B: 16216.22 C: 17142.86 D: 27027.03
- 位于 A市的甲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21 年 2月将其位于 B市的一座办公楼(于 2016 年 1月购进)出租,取得含税租金收入 150000 元,已知甲企业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则其应在 B市预缴增值税( ) 元。 A: 12385.32 B: 4285.71 C: 7142.86 D: 4128.44
- 位于A市的甲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4月将其位于B市的一座办公楼(2014年取得)出租,取得含税租金收入100000元,选择简易计税办法,则其应在B市预缴增值税( )元。
- 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6月在A市取得含税建筑收入200万元,选择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纳税,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市预缴税款()万元。 A: 5.45 B: 7.21 C: 3.64 D: 1.80
- 甲省B市的甲建筑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5月在乙省A市取得含税建筑收入218万元,选择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纳税,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市预缴税款()万元 A: 3.64 B: 4 C: 5.45 D: 9
内容
- 0
位于A市的甲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2018年6月将其位于B市的一座本月取得的仓库出租,取得含税租金收入60000元,则其应在B市预缴增值税()元。 A: 3396.23 B: 1747.57 C: 1636.37 D: 1090.91
- 1
位于A市的甲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4月将其位于B市的一座办公楼(2014年取得)出租,取得含税租金收入100000元,选择简易计税办法,则其应在B市预缴增值税()元。 A: 2912.62 B: 3000 C: 4761.90 D: 5000
- 2
地级市甲市某建筑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假设2020年3月取得地级市乙市建筑服务含税收入总额为400万元,支付分包款200万元。企业对此建筑服务采取一般计税方法,则该企业当月应在乙市预缴的税款是( )万元。 A: 3.6 B: 3.67 C: 5.83 D: 7.34
- 3
地级市甲市某建筑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假设2021年3月取得地级市乙市建筑服务含税收入总额为400万元,支付分包款200万元。企业对此建筑服务采取一般计税方法,则该企业当月应在乙市预缴的税款是( )万元。(2.0) A: 3.6 B: 3.67 C: 5.83 D: 7.34
- 4
位于B市的甲建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当月在A市取得建筑收入110万元,则甲企业在建筑服务发生地A市()。 A: 预缴增值税3万元 B: 缴纳城建税0.14万元 C: 缴纳教育费附加0.06万元 D: 缴纳地方教育附加0.0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