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材料,写一篇短评,题目自定,700 字左右。
答:示例如下:[br][/br]中国媒体警惕“瞎吹”与“乱捧"陈鲁民前些天,多家报纸、网站发布一条《中国19岁女学生打破牛津800年优异成绩纪录》的新闻,说是今年6月28日,牛津大学曾发布校长令,把博士学位和6万英镑的最高奖金授予今年19岁、正在牛津大学读二年级的中国学生吴杨。因为吴杨在学校的考试中,11 项科目全部获得100分并名列第一,打破了英国牛津大学800年的历史纪录,成了牛津大学二年级惟一穿博士服的学生。看了这条消息,真让人高兴。可是,高兴半截儿,就看到有报纸出来辟谣说这是“瞎吹”,又看到当事人吴杨的文章《不要乱捧》。她声明说:一、我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二、我所学的学科不是百分制。三、所有关于我的新闻报道,记者均未亲自采访过我本人,成稿后也从没有经我核对或同意。据记者的跟踪采访,真实情况是:吴杨在第一学年实际参加了5门而不是11门功课的考试:学校授予她一个每年 60英镑的奖学金,而不是6万英镑,而且牛津大学并没有授予她博士学位。至于“打破了牛津大学的历史纪录”一事,校方和有关知情人士的回答也很干脆:没有,笑话。读者稀里胡涂又上一当,可以一笑了之。新闻界恐怕得引起点反思。为什么假新闻屡屡问世?“客里空” 怎么有那么多传人?就说这条假新闻吧,据说是来源于一次酒桌上的“瞎吹”。吴杨的亲友聚会,喝多了点,一时兴起,便有了牛津大学奖学金、博士学位、破纪录等“醉话”。饭桌上的一-位把这 些话添油加醋告诉了媒体,媒体“隆重推出”,多家转载,起哄爆炒,创造出一个“神话"天才。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别人固然可以酒后“瞎吹",编辑却一定 要认真核实,不能听风就是雨地“乱捧"。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弥漫于我们社会的浮躁、虚夸、急于求成的风气,是不断产生“乱捧”的土壤。只要有这种土壤存在,我们还会听到新的类似的“瞎吹”和“乱捧”。
举一反三
内容
- 0
请阅读以下新闻材料,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6分)
- 1
英语作文:根据下面要求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英语作文.
- 2
通过阅读经典文献,针对某一篇文献体会感悟最深刻的,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2000字左右。(题目自拟,时间两周)
- 3
作文题(从下列二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多做不加分)1、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说,自由选材,题目自拟。2、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或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散文,题目自拟,1000字左右。
- 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