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理论有哪些?其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答:失业理论及其代表人物具体表现为:[br][/br](1)古典失业理论法国庸俗经济学家萨伊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一理论认为,失业是劳动市场上供求不相称的结果,而供求不相称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市场上实际工资水平定位不当,因而治理失业的主要方法是调整工资水平。萨伊的失业理论概括为以下三点:①在正常情况下,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自发地调节,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会趋于供求平衡,经济会自动实现充分就业。②偏离均衡是暂时的,也是不正常的,因此失业是暂时的,不是内在的。[br][/br]③萨伊法则隐含地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2)凯恩斯的失业理论①失业可分为三种:a.摩擦性失业,这种失业是由劳动者正常流动所造成的,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或暂时性的失调而出现的失业;b.自愿失业,这种失业是指客观上有工作岗位,但劳动者由于种种原因对现有的工作不喜欢而情愿待在家里,不去就业所造成的失业;c.非自愿失业,这种失业是由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不足,在现有工资水平和条件上,不足以使生产吸收愿意工作的人去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因此又称为需求不足的失业。②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是针对非自愿失业提出来的凯恩斯把非自愿失业的根源归结为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的分析是:由于有效需求是由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和企业家对生产物品的需求两部分构成,而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却存在三条永恒的心理规律抑制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货币流动偏好规律”。③凯L恩斯提的政策主张赤字预算、适度通货膨胀、福利措施。[br][/br](3)供给学派的失业理论以美国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从供给不足的角度对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发动了全面攻击,提出了“供给不足”是导致失业的原因。①在供给学派看来,严重失业的存在,是一个与供给紧密相关的问题。供给学派特别批评了凯恩斯扩大社会福利开支的政策,认为政府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不仅不能使穷人摆脱贫困,反而使失业增加,有损劳动力的供给。因此,增加供给才是解决失业,扩大就业的积极而有效的措施。②供给学派提出消除失业的政策主张包括:a.削减福利开支,对失业救济金增税;b.强调企业家自由的精神,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市场自我调节;[br][/br]c.削减政府开支,主张财政平衡;d.实施限制性的货币政策,恢复金本位制;e.由政府普及教育,鼓励私营企业对工人进行技术训练和专业培训,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4)失业福利理论①这是20世纪20年代盛行于英国的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②该学派强调通过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提高和改善社会福利。而增加国民收入,关键是合理分配生产要素,其中最核心的是劳动力要素。③失业保险制度今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即公平化原则,追根究底,是来自失业福利理论。这一学派的主张,成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后来推行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依据,促进了实行这一政策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5)奥肯法则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1962年提出了一个引起世人注目的新发现,这一新发现被称为“奥肯法则”。[br][/br]①该法则说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精确关系。根据统计数据,奥肯发现了与既定的短期失业率增加相联系的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二者呈反方向的比例变化。②奥肯法则实际上描述了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之间极为重要的关系,使政府能够计算出短期内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的变动关系,从而为一个国家制定经济增长政策,提供了一个统计上的依据。(6)自然失业率理论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对凯恩斯借助通货膨胀来解决失业的主张持否定态度,并提出了一个“自然失业率”理论。①“自然失业率”是指在一个给定的一般均衡结构中,经济动态系统不断重复呈现出具有收敛点的失业率。[br][/br]②弗里德曼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如果没有货币经济因素的干扰,让劳动力市场处于完全自由竞争状态,即工资具有弹性,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③在价格与工资的自发调节下,劳动市场会自然趋向于一个均衡的就业水平,即与稳定的通货膨胀所适应的就业自然水平,与此相应的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7)摩尔根的失业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摩尔根提出失业不可避免理论,以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相关的理论。他认为,任何走上工业化的国家,都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实现充分就业。失业不可避免,对失业者就要加以保护,这既有利于劳动力再生产继续进行,也有利于社会安定。这一理论,为失业保险和失业救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何谓“宋诗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哪些,理论主张如何?
- 1
外国现代军事思想中最具代表的几种作战理论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
- 2
何谓激励的内容理论?其代表理论有哪些?
- 3
以下人物谁不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
- 4
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