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4
    从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谈大众传播过程的制约因素。
  • (1)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兹克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系统模式。在这个模式中,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者影响力的集结点。(2)从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众传播过程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传播者的人格结构、传播者的同僚群体、传播者的社会环境、传播者所处的组织、媒介内容的公共性所产生的约束力、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以及媒介性质的压力或者约束力等等。第二,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受传者的自我介绍、受传者的人格结构、作为群体一员的受传者(受众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或者影响、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等。第三,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这种选择和加工也可以说是传播者背后的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另一个方面是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接触,这种选择当然也是基于受传者本身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求作出的。此外,制约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而这种印象是基于平时的媒体接触经验形成的。

    内容

    • 0

      德国学者马莱兹克提出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是在1963年的( )一书中提出的。 A: 《大众传播心理学》 B: 《大众传播概论》 C: 《传播是怎么运行的》 D: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 1

      德国学者()1963年提出的传播过程系统模式,显示出大众传播是一个心理学上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 A: 拉斯韦尔 B: 诺依曼 C: 奥斯古德 D: 马莱兹克

    • 2

      探讨了影响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许多因素,既有社会制约性因素,也有心理变量。 A: 赖利夫妇模式 B.马莱兹克模式C.德弗勒模式 D.香农-韦弗模式 B: 马莱兹克模式 C: 德弗勒模式 D: 香农-韦弗模式

    • 3

      德国学者()1963年提出的传播过程系统模式,显示出大众传播是一个心理学上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 A: A拉斯韦尔 B: B诺依曼 C: C奥斯古德 D: D马莱兹克

    • 4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认为传播社会互动也是无形的社会作用力—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