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严重疾病,早期诊断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漏掉一个可能的病例,则其后果严重,此时应选择
A: 灵敏度高的诊断标准
B: 灵敏度低的诊断标准
C: 特异度高的诊断标准
D: 特异度低的诊断标准
E: 选择的标准与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无关
A: 灵敏度高的诊断标准
B: 灵敏度低的诊断标准
C: 特异度高的诊断标准
D: 特异度低的诊断标准
E: 选择的标准与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无关
举一反三
- 适宜诊断标准的确定是要求达到最小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因此,在选择诊断标准时一般要遵循()等原则。 A: 选择敏感度较高的指标 B: 选择特异度较高的诊断标准 C: 选择特异度较低的诊断标准 D: 把诊断标准定在“特异度>灵敏度”的分界线处 E: 把诊断标准定在“特异度=灵敏度”的分界线处
- 对漏诊后果严重的疾病,要求筛检或诊断试验()。 A: 灵敏度高 B: 灵敏度低 C: 特异度高 D: 特异度低 E: 符合率高
- 对漏诊后果严重的疾病,要求筛检或诊断试验 A: 灵敏度高 B: 灵敏度低 C: 特异度高 D: 特异度低 E: 符合率高
- 在诊断试验中,灵敏度与特异度具有( )的特点. A: 灵敏度与特异度呈正关联 B: 不受患病率影响 C: 灵敏度与特异度无关联 D: 灵敏度与诊断界点无关 E: 特异度与诊断界点无关
- 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在2.9~5.6kPa范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在1.9~11.5kPa范围内, 若筛检标准定为2.9kPa,该试验灵敏度与特异度如何变化: A: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低 B: 灵敏度高,特异度低 C: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 D: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不变 E: 灵敏度低,特异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