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室间隔缺损
B: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炎
C: 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
D: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炎和心力衰竭
E: 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举一反三
- 患儿,1岁,咳嗽、发热7天,气促、烦躁不安1天来诊。患儿经常患呼吸道感染。查体:体温38.5℃,呼吸52次/分,心率180次/分,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广泛细小湿啰音,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心杂音,肝肋下3.0cm,中度硬。该例可能的诊断是()。 A: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炎 B: 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 C: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炎和心力衰竭 D: 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 患儿,1岁,咳嗽、发热7天,气促、烦躁不安1天来诊。患儿经常患呼吸道感染。查体:体温38.5℃,呼吸52次/分,心率180次/分,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广泛细小湿啰音,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心杂音,肝肋下3.0cm,中度硬。紧急处理不包括() A: 吸氧 B: 使用毒毛花苷K制剂 C: 使用利尿剂 D: 适当镇静 E: 输血
- 患儿,1岁,咳嗽、发热7天,气促、烦躁不安1天来诊。患儿经常患呼吸道感染。查体:体温38.5℃,呼吸52次/分,心率180次/分,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广泛细小湿啰音,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心杂音,肝肋下3.0cm,中度硬。紧急处理不包括()。 A: 使用毒毛花苷K制剂 B: 使用利尿剂 C: 适当镇静 D: 输血
- 室间隔缺损患儿,胸骨左缘三~四肋间可闻及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四周广泛传导,可及震颤。心尖区可闻及较柔和舒张中期杂音。首先考虑诊断() A: 合并肺动脉高压 B: 合并二尖瓣狭窄 C: 动脉导管未闭 D: 分流量大的室间隔缺损 E: 合并心力衰竭
- 2岁女孩,因发热、咳嗽3天就诊,检查时发现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可能的诊断为室间隔缺损。如果同时在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则该患儿可能为( ) A: Roger病 B: 大中型室间隔缺损 C: 中小型室间隔缺损 D: 合并肺动脉高压 E: 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内容
- 0
患儿2岁,因发热、咳嗽、咯痰及气促入院。体温38.5℃。两肺中下野闻及固定湿啰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Ⅱ~Ⅲ收级缩期喷射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2音亢进。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房间隔缺损并发肺炎 B: 动脉搏导管未闭并发肺炎 C: 室间隔缺损并发肺炎 D: 肺动脉狭窄并发肺炎 E: 法洛四联征并发肺炎
- 1
患儿,2岁,曾多次患肺炎,活动后有气促但无青紫,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 动脉导管未闭 B: 肺动脉狭窄 C: 法洛四联征 D: 房间隔缺损 E: 室间隔缺损
- 2
患儿,男,1岁。发热伴咳嗽,气促7天,自出生后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落后,多次患肺炎。查体: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胸骨左缘上方闻及粗糙响亮的收缩期杂音,手指甲床可见毛细血管搏动,该患儿最可能患的心脏病是( )。 A: 室间隔缺损 B: 动脉导管未闭 C: 法洛四联症 D: 房间隔缺损
- 3
女性,30岁。持续发热二周,有先天心脏病病史。入院查体:贫血貌,胸骨左缘3~4肋间4/6级粗糙收缩期杂音件震颤,脾肋下2cm,血培养两次阳性。入院后3d突感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多次,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 A: 室间隔缺损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B: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肺栓塞 C: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肺部感染 D: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部感染 E: 室间隔缺损合并支气管扩张症
- 4
女,30岁。持续发热两周,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入院查体:贫血貌,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4/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脾肋下2cm,血培养两次阳性。入院后3天突感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多次,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室间隔缺损合并急性心衰 B: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肺栓塞 C: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肺部感染 D: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部感染 E: 室间隔缺损合并支气管扩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