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乐队的使用,《周礼·春宫宗伯》“小胥”说: “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 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辨其声。”“县”通“悬”,即悬挂之意。周时盛行“金石之声”,编钟编磬等悬挂乐器往往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其中,“特县”指的是( )。
A: 四面悬挂乐器
B: 三面悬挂乐器
C: 两面悬挂乐器
D: 一面悬挂乐器
A: 四面悬挂乐器
B: 三面悬挂乐器
C: 两面悬挂乐器
D: 一面悬挂乐器
D
本题目来自[网课答案]本页地址:https://www.wkda.cn/ask/jtmmzppexmoepjo.html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下列关于“曾侯乙编钟”描述正确的有? A: 出土于1978年 B: 出土地湖北随县 C: 分三层悬挂 D: 我国最早的乐器
- 1
():周代统治者把礼和乐作为区分等级,调和矛盾,加强()的重要手段,乐队规定:“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舞队规定:“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要求各级贵族都要()。
- 2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编磐等乐器()件。
- 3
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乐器是曾侯乙墓的大型铜编钟。()
- 4
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乐器是( ) A: 半坡埙 B: 骨笛 C: 编钟 D: 排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