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5
    举例分析电视社教栏目的类别。
  • 正确认识社教栏目的类别,是规范社教栏目创作、搞好电视社教栏目策划以及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前提。(1)按节目题材(传播内容属性)分类①社会政治类。以反映一个时期内的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历史事件等为题材的节目。②经济类。即以经济信息、经济政策、经济活动和经济服务为中心内容的节目。③文化类。即以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人物和事物为主要题材的节目。④科技类。即以普及科学技术、关注科学问题、贴近科技生活、阐释科技现象、弘扬科学精神、展现科学魅力为题材的社教类节目。⑤人物类。即以人物事迹为主要内容,反映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和思想品格的节目。(2)按受众对象(传播对象属性)分类对象型节目是指“向特定对象播出,并侧重表现特定范畴或兼而有之的专题节目的形态,一般根据观众的职业、年龄及其他方面的特点分别设置”。①按职业对象分类,可分为工人节目,如《当代工人》(中央电视台);农民节目,如《今日农村》(中央电视台)、《乡村发现》(湖南电视台);军人节目,如《当代军人》(中央电视台)等。②按年龄对象分类,可分为老年节目、青年节目和少儿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夕阳红》、十二演播室》、《第二起跑线》和《七巧板》等。③按性别对象分类,突出表现为妇女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半边天》,湖南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的《21世纪我们做女人》等。④按地域对象分类,有港澳台胞节目和对外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天涯共此时》、《两岸关系论坛》和中国旅游》等。(3)按节目样式(传播形态属性)分类①纪录片—电视社教栏目最基本的制作样式。电视纪录片本是报道类节目中的主要节目样式,但它适用于任何一种形态。除了为专门播放纪录片而设置的栏目外,在社教类其他体裁的栏目中也大量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②谈话节目—电视社教栏目最经济的制作方式。最常用的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脱口秀”式,按话题、嘉宾、现场观众和主持人因素而建构。二是访谈式谈话节目,形式上只有主持人与嘉宾访问、谈话展开叙述,表现一定的主题。③杂志型节目—最常用的栏目编排形式。杂志式编排方式,是在一个统一名称的栏目之下,由几个相对独立的节目单元组合而成。

    内容

    • 0

      ( ),我国电视社教服务类节目逐步“栏目化”。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1世纪初

    • 1

      ( ),我国电视社教服务类节目逐步“栏目化”。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1世纪初

    • 2

      ( ),我国电视社教服务类节目逐步“栏目化”。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1世纪初

    • 3

      ( ),我国电视社教服务类节目逐步“栏目化”。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1世纪初

    • 4

      电视社教服务节目的特点。 A: 知识性 B: 对象性 C: 服务性 D: 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