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一個IEEE 802.11ah的MAC機制是專為中繼站機制(Relay)所搭配設計,用來縮短裝置將資料訊框傳送到Access Point所花的時間?
A: EDCA
B: TXOP 共享 (TXOP Sharing)
C: 受限的存取窗格 (Restricted Access Window, 簡稱RAW)
D: 目標醒來時間機制 (Target Wake Time)
E: NDP MAC控制訊框 (Null-Data-Packet MAC Control Frame)
A: EDCA
B: TXOP 共享 (TXOP Sharing)
C: 受限的存取窗格 (Restricted Access Window, 簡稱RAW)
D: 目標醒來時間機制 (Target Wake Time)
E: NDP MAC控制訊框 (Null-Data-Packet MAC Control Frame)
举一反三
- 在IEEE 802.11ah標準中,以下哪個機制是用來縮短大量工作站同時加入一個網路所耗用的時間? A: NDP MAC控制訊框 (Null-Data-Packet MAC Control Frame) B: 受限的存取窗格 (Restricted Access Window, 簡稱RAW) C: 快速聯結與認證 (Fast Associ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D: 群組分區化 (Group Sectorization) E: 覆疊BSS (Overlapping BSS)
- 以下何者不是IEEE 802.11ah為了縮短訊框長度,在MAC層所提出的新機制? A: 較短的MAC訊框表頭 (short frame haeder) B: NDP MAC控制訊框 (Null-Data-Packet MAC Control Frame) C: 較短的訊標(Beacon)訊框格式 D: 訊框聚合 (Frame Aggregation)
- 假設一個IEEE 802.11ah的工作站(Station)以及中繼站(Relay)傳遞某資料訊框需耗時TDATA,而傳遞ACK訊框需耗時TACK。今有一工作站透過一個Relay傳遞該資料訊框給Access Point,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A: 採用TXOP Sharing + implicit ACK的方式,會比不採用TXOP Sharing的方式,少花了 (TACK + Realy轉傳時競爭通道的耗時) 時間 B: 採用TXOP Sharing + explicit ACK的方式,有時會比不採用TXOP Sharing的方式還耗時 C: 採用TXOP Sharing + implicit ACK的方式,會比採用TXOP Sharing + explicit ACK的方式,少花了(TACK + SIFS) 時間。 D: 在使用TXOP Sharing的方式中,Relay轉傳資料訊框所用的TXOP是由工作站所競爭得來的。
- 以下哪一個IEEE 802.11ah的省電機制,其作用是讓屬於不同的Page的裝置,在不同的時段中來接收Access Point所暫存的給他們的資料,以避免大量裝置醒來之後同時去要求暫存資料,以及避免裝置醒來之後等太久的時間才收到暫存資料? A: 將工作站可宣告的最大睡眠期間(Doze Duration)加大到可至數年之久 B: TIM分段機制 (TIM Segmentation) C: 目標醒來時間機制 (Target Wake Time) D: 子頻道選擇傳送機制 (Subchannel Selective Transmission)
- 以下對於IEEE 802.11 EDCA機制的敘述,何者有誤? A: 競爭通道傳輸權的主角為"存取類別"(Access Catalogue,簡稱AC),而非工作站。 B: 不同的"存取類別"所對應的"訊框間隔時間"(Inter-frame Space)長度以及"競爭窗格"(Contention Window)的大小都不同。 C: 當某個工作站的存取類別取得通道傳輸權時,此工作站最多只能傳送一個屬於該存取類別的資料訊框。 D: 在同一個網路中,EDCA機制可與傳統DCF機制共存 E: 根據標準的EDCA預設參數值,傳統DCF機制的優先權大約介於AC_BE與AC_VI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