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EEE 802.11的DCF機制中,若一個工作站想要傳遞一個ACK訊框,則當此工作站偵測到無線通道為閒置狀態後,該工作站必須先等待一段甚麼時間?
A: 短訊框間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 簡稱SIFS)
B: DCF訊框間隔(DCF Inter-frame Space, 簡稱DIFS)
C: 隨機後退時間(Random Backoff)
D: 不須等待,馬上可以傳遞ACK訊框
A: 短訊框間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 簡稱SIFS)
B: DCF訊框間隔(DCF Inter-frame Space, 簡稱DIFS)
C: 隨機後退時間(Random Backoff)
D: 不須等待,馬上可以傳遞ACK訊框
举一反三
- 接上一題,當等待完上一題答案的時間後,該工作站必須再等待一段甚麼時間? A: 短訊框間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 簡稱SIFS) B: DCF訊框間隔(DCF Inter-frame Space, 簡稱DIFS) C: 隨機後退時間(Random Backoff) D: 不須等待,馬上可以傳遞資料訊框
- 以下對於IEEE 802.11 DCF的敘述何者有誤? A: 當傳輸媒介由忙碌狀態變成閒置狀態時,所有訊框在被傳送之前必須先等待一段「訊框間隔」時間 B: 資料訊框在等待DIFS訊框間隔時間之後,必須再等待一段隨機的倒退時間(backoff time),才能被傳送出去 C: 當一個資料訊框進行第1次重新傳送(re-transmission)時,其後退時間的Contension Window長度大約是上一次傳送時的兩倍 D: 當倒退時間在倒數時,若是偵測到傳輸媒介已變成忙碌狀態時,則倒數停止,並將倒退時間歸零。 E: 當傳送端沒有接收到接收端回送的ACK訊框時,傳送端將重新傳送資料訊框。
- 以下對於IEEE 802.11 EDCA機制的敘述,何者有誤? A: 競爭通道傳輸權的主角為"存取類別"(Access Catalogue,簡稱AC),而非工作站。 B: 不同的"存取類別"所對應的"訊框間隔時間"(Inter-frame Space)長度以及"競爭窗格"(Contention Window)的大小都不同。 C: 當某個工作站的存取類別取得通道傳輸權時,此工作站最多只能傳送一個屬於該存取類別的資料訊框。 D: 在同一個網路中,EDCA機制可與傳統DCF機制共存 E: 根據標準的EDCA預設參數值,傳統DCF機制的優先權大約介於AC_BE與AC_VI之間
- 假設有三個IEEE 802.11想傳遞資料訊框的工作站,分別記為A、B、C,若其取得的隨機後退時間(Random Backoff)分別為12, 25, 10。則此三個工作站的資料傳地順序為: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會產生碰撞(Collision),故無法預測
- 假設一個IEEE 802.11ah的工作站(Station)以及中繼站(Relay)傳遞某資料訊框需耗時TDATA,而傳遞ACK訊框需耗時TACK。今有一工作站透過一個Relay傳遞該資料訊框給Access Point,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A: 採用TXOP Sharing + implicit ACK的方式,會比不採用TXOP Sharing的方式,少花了 (TACK + Realy轉傳時競爭通道的耗時) 時間 B: 採用TXOP Sharing + explicit ACK的方式,有時會比不採用TXOP Sharing的方式還耗時 C: 採用TXOP Sharing + implicit ACK的方式,會比採用TXOP Sharing + explicit ACK的方式,少花了(TACK + SIFS) 時間。 D: 在使用TXOP Sharing的方式中,Relay轉傳資料訊框所用的TXOP是由工作站所競爭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