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4
    我们为什么要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
  • 第一,认识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提高民族的自信心.毛泽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学习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可以激发爱国主义的热情,提高民族的自信心,鼓舞人民去完成打败帝国主义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任务.  第二,学习历史遗产,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的特点及其优秀传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对完成无产阶级所担负的历史任务有重要意义.毛泽东把学习历史,学习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看成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举行的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毛泽东提出除了学习革命理论,了解实际以外,还要学习历史,学习和总结优秀文化历史遗产.毛泽东指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错误,是应该认真地克服的.”⑨毛泽东在这里指的就是抗日战争初期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王明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了解中国的民族传统和特点,不了解中国的实际,只知道机械地搬用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搬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完全忘记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⑩的道理.而这种脱离实际,脱离历史以及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称它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的机会主义的错误的影响.但这时,王明本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针对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学习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错误地提出“不能以旧中国文化学说来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能在‘民族化’的误解下,来忽视国际经验的研究和运用.”(11)把提倡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文化遗产,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说成是用旧中国文化学说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又把我们对于国际经验的研究、运用和民族化对立起来,这正好从反面说明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第三,学习历史,学习历史的文化遗产,是为了创造新的文化.毛泽东多次指出,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借鉴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为了达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古人创造的文化遗产,不仅要联系当时的实际,科学地分析它的历史价值,肯定它的历史地位,而且还要从今天现实的情况和需要出发,研究它们对今天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只能吸收“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于我们有用的东西”,“中国人民实际需要的东西”,把古代有价值的东西,今天有用的东西,经过胃肠消化和吸收,成为新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  继承和借鉴的目的是新文化的创造;而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又是从事新文化创造的必要的条件.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学艺术的创造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时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12)毛泽东在这里说的文野、粗细、高低、快慢之分,前三者主要是指水平、质量来说的,后者则是从发展的速度来说的.总之,只有善于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才能使新文化更好更快地发展.

    内容

    • 0

      对艺术遗产应该批判地继承。()

    • 1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以下错误的态度是() A: 完全吸收 B: 文化复古主义 C: 民族虚无主义 D: 批判地继承、发扬

    • 2

      【单选题】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 A. 文化复古主义 B. 民族虚无主义 C. 完全吸收 D. 批判地继承、发扬

    • 3

      民族形式以民间的、大众的各种文艺形式为主,社会主义文艺要使用民间语言,并批判地吸收和继承各种民族文化遗产。

    • 4

      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富有民族特征的脸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