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把家乡称为“桑梓”()。
A: 桑树代表父亲,梓树代表母亲
B: 古时庭院四周常栽种桑梓
C: 桑梓是富庶的象征
A: 桑树代表父亲,梓树代表母亲
B: 古时庭院四周常栽种桑梓
C: 桑梓是富庶的象征
举一反三
- 下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桑梓:桑树和梓树 B: 铩羽:比喻失败 C: 悠邈:悠长遥远 D: 蕞尔:形容小
- “常常在梦中回到我的桑梓。”这句话中将古语词“桑梓”一词进行了合理规范的使用。( )
- 张老师还提问了很多文学文化常识,同学们作了回答。下列说法错误[img=14x19]17e0abd53b12451.png[/img]一项是( ) A: 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 “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裁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 “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 丹青;绘画( ) A: 闺房:金屋 B: 巾帼:妇女 C: 西北:战争 D: 桑梓:家乡
- 后世常用()以指代“故土”、“故国”“乡里”、“故乡”等等。 A: “乔木”、“桑梓” B: “乔木” C: “桑梓” D: “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