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农户按照5:1抽样,共抽取100个农户,平均耕地亩数是200亩;小农户按照10:1抽样抽出200个农户,平均耕地亩数是5亩,那么样本平均耕地亩数是_____?()
A: 44
B: 52
C: 68
D: 70
A: 44
B: 52
C: 68
D: 70
D
举一反三
- 如果大农户按照3:1抽样,共抽取100个农户,平均年出栏量是500头生猪;小农户按照10:1抽样抽出200个农户,年平均出栏量是30头生猪,那么样本平均年出栏生猪多少头?( )。 A: 57 B: 138 C: 91 D: 187
- 甲、乙、丙、丁四个队共同植物造林,甲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1/4,乙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1/3,丙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一半,已知丁队共造林3900亩,问甲队共造林多少亩?
- 甲、乙、丙、丁四个队共同植树造林,甲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1/4,乙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1/3,丙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一半。已知丁队共造林3900亩,问甲队共造林多少亩? A: 3600 B: 4500 C: 6000 D: 9000
- 在某县进行农户生活水平抽样调查,先抽取若干乡组成乡样本,再从乡样本中抽取若干村组成村样本,最后从村样本中抽取若干农户。这时,初级抽样单位是 A: 县 B: 乡 C: 村 D: 农户
- 在某县进行农户生活水平抽样调查,先抽取若干乡组成乡样本,再从乡样本中抽取若干村组成村样本,最后从村样本中抽取若干农户。这时,初级抽样单元是() A: 县 B: 乡 C: 村 D: 农户
内容
- 0
1930年代,冀、鲁、豫三省拥有耕地在10亩以下的农户平均为54.66%,他们拥有的土地仅占三省全部土地的16.09%,而拥有耕地在50亩以上、占全体农户6.32%的农户占有这三省耕地的33.12%。这说明
- 1
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 )倍。 A: 1~3 B: B.3~5 C: 5~10 D: 6~10
- 2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______倍。 A: 1~3 B: 4~6 C: 5~8 D: 6~10
- 3
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每户年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要求按95%的置信度(Z=1.96)估计: (1)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抽样平均误差为___元。 (2)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区间为___元到___元。 (3)全乡农户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为___万元到___万元。 注:计算结果取整数
- 4
1930年代,冀、鲁、豫三省拥有耕地在10亩以下的农户平均为54.66%,他们拥有的土地仅占三省全部土地的16.09%,而拥有耕地在50亩以上、占全体农户6.32%的农户占有这三省耕地的33.12%。这不能说明( )。 A: 中国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B: 中国土地所有制具有强烈的剥削性、阶级压迫性。 C: 中国耕地面积不够。 D: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