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中更上一层楼上的是哪一座楼?
鹳雀楼中国四大历史名楼,只此坐镇北方.登斯楼,可眺千里之遥,知万古兴衰. 被誉为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的鹳雀楼,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区域——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楼原系北周(公元557—581)大将军宇文护(鲜卑族)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催人奋发向上,激励民族振兴的千古绝唱,早已脍炙人口.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如李益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诗人由山河壮丽的景观联想到了人生苦短的愁怅.又如畅当的《题鹳雀楼》:“迥临飞鸟上,河流入断山.天势围平野,高出尘世间”.此诗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马戴、司马札、吴融等锋头极盛的诗人都留下了不少的佳句.但留传至今,妇孺皆知的诗冠,当属太原才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平易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一开口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因此,千百年来这首诗不仅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而且也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学真理.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鹳雀楼模型 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不仅占河山之胜,而且据柳林之秀,早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名播遐迩.鹳雀楼立晋望秦,它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宏伟壮阔的山川景象,吸引了无数历代名流,登临作赋.拥山河之胜的蒲州名楼,几乎成了当时大诗人们赛诗的舞台.鹳雀楼所在之地,正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在此折返大海.永济古称蒲坂,夏、商、周以前,尧和舜帝都在这里建都.这里的文明史源远流长,距鹳雀楼20公里的西侯度古人类文化遗址,展示了1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开始用火,并且使用打制石器.传说华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女娲、黄帝,都在这一带留下了斧辟刀凿的历史痕迹.“华夏”一词的“夏”指的是历史大夏民族,它的繁荣正是以尧舜禹为象征的,活动的核心就在河东一带.而据《太炎文录》说,“华”指的是华山一带,就是黄河西岸这块地方.西为华,东为夏,鹳雀楼正好座落在华夏历史座标的中点上.这一巧合使鹳雀楼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想一想,鹳雀楼所演绎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不能不为之赞叹.诗因楼作,楼因诗名.滕王阁因王勃而出名,岳阳楼因范仲淹而不朽,黄鹤楼因崔灏、李白而名扬天下,鹳雀楼也因王之涣而名留千古. 鹳雀楼建成后,经唐历宋,到金章宗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6)楼还屹立如故,唐河中府录事李逵所书的“鹳雀楼”匾额尚存,元初(公元1222年)毁于战火,元王恽登鹳雀楼记云:“至元壬申三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十月戊寅,按事此州,遂获登楼址,徒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伟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风烟之胜,不殊于往古.是当元初楼已就毁.”明初时,其故基犹存,后因黄河泛滥,故址淹没,致使楼毁景失.人们干脆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清初诗人尚登岸写道:“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西城楼也实在是“盛名难却,其实难符”.数百年来,鹳雀楼给无数游人空留下无限遗憾.鹳雀楼工艺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加强,重修鹳雀楼的呼声日益强烈.1992年9月参加全国第六届旅游地学术研讨会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来永济考察时,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为此,永济市于1997年12月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拉开了鹳雀楼复建工程的序幕,是此楼自元初毁灭700余年后的首次重建.新建鹳雀楼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这是因为鹳雀楼建于北周而盛于唐.这次恢复,以再现唐代风貌为指导思想.鹳雀楼整个的油漆彩画,也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所以说,鹳雀楼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外表经过磨平处理后,进行了油漆彩绘,立刻使该楼变得古典风雅起来,充分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以鹳雀楼为中心形成的鹳雀楼景区规划面积3300亩,现有面积1640亩,景区规划为“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鹳雀楼园内共有四个游览区,一是名楼游览区,包括影壁、鹳影湖、唐韵广场和鹳雀楼;二是黄河风情游览区,在主楼区的西面,有蒲州风情园、黄河风情馆、柳园等;三是山水游览区,在主楼南面,有苍山自然风光园、吉祥如意湖、鹳雀苑等;四是康乐游览区,包括蒲津游乐园、唐风马球场等.整个景区以鹳雀楼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包装,以地域历史文化为特色,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题,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磅礴气势为主旋律,形成“上下五千年,放眼看世界”的高远意境,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鹳雀楼景区开发建设共分二期,2002年9月26日以鹳雀楼为中心的名楼游览区一期工程竣工.鹳雀楼工艺品鹳雀楼模型 鹳雀楼内部陈设于2004年7月底已基本完成,为提升文化名楼的文化内涵,增加游人的参与性和观赏性.鹳雀楼内部陈设着重以河东文化和黄河文化为主题,充分说明黄河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华夏民族的先祖在这里写下了辉煌历史,其时代跨越中华上下五千年.其中以硬木彩塑制作的《中都蒲坂繁盛图》再现了盛唐时期蒲州城的繁荣景象,生动有致,精美逼真.宇文护《筑楼戍边》及王之涣《旗亭画壁》的故事,采用了欧塑形式表现,高贵典雅.还有以浮雕、壁画、雕塑等形式表现在中华历史中具有代表的舜帝、禹帝、关公、柳宗元、司马光等人物故事和传说.同时,还有反映河东人民勤劳智慧和丰富的民间工艺的制盐、冶铁、养蚕、剪纸、年画、社火等,这些都充分再现了悠久的华夏文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鹳雀楼将会成为弘扬华夏文明的一个典范. 鹳雀楼是黄河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它的再度辉煌,标志着民族的又一次繁荣,祖国的再次
举一反三
- 古诗词五言绝句朗读,以下音节划分正确的为——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诗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山一层楼”中“更上一层楼”指的是哪座楼?() A: 岳阳楼 B: 鹳雀楼 C: 黄鹤楼 D: 滕王阁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中哪些字是韵脚
- 请问,“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中的“更上一层楼”指的又是什么楼?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楼”是指我国四大名楼中的哪座楼() A: 鹳雀楼 B: 岳阳楼 C: 滕王阁
内容
- 0
请指出下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诗歌体裁?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韵脚是___,押的是___韵
-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韵脚是___,押的是___韵
- 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韵脚是___,押的是___韵
- 4
8、《登雀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出自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之涣 C: 孟浩然 D: 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