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两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其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2008年2009年单位成本(元)产量(台)单位成本(元)产量(台)甲车间乙车间6007001200180060070024001600合计66030006404000要求:(1)计算产量结构相对指标;(2)各车间单位成本不变,而全厂单位成本却下降,原因何在?
(1)2000年甲车间=1200/3000*100%=40%乙车间=1800/3000*100%=60%2001年甲车间=2400/4000*100%=60%乙车间=1800/3000*100%=40%(2)2000年全厂平均单位成本=600*40%+700*60%=660(元)2001年全厂平均单位成本=600*60%+700*40%=640(元)2000年成本低的所占比重小,2001年成本低的所占比重大,甲车间增产使总量增加,进而使成本降低。
举一反三
- 江南制造厂铸造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铸造甲产品。预算产量4000件,单位成本200元,实际产量4500件,单位成本180元,该铸造车间的预算成本节约额为( )。
- 某企业内部一生产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为1000件,单位成本200元;实际产量为1 100件,单位成本180元,则该成本中心的成本降低率为( )。 A: 1% B: 22 000 C: 10% D: 2 000
- 某企业内部一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计产量5000件,单位成本100元,实际产量6000,单位成本90元,则该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变动率是( )。 A: -12% B: -10% C: +12% D: +10%
-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 产量 单位成本(元) 单位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甲 台 2000 2200 12 12.5 乙 吨 5000 6000 6.2 6 (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 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5000件,预算单位成本200元,实际产量6000件,实际单位成本195元,则预算成本节约率为()。 A: 17% B: -2.5% C: 2.5% D: 6%
内容
- 0
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5000件,预算单位成本200元,实际产量6000件,实际单位成本195元,则预算成本节约率为()。 A: A17% B: B-2.5% C: C2.5% D: D6%
- 1
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5000件,预算单位成本200元,实际产量6000件,实际单位成本195元,则预算成本节约率为()。 A: 17% B: -2.5% C: 2.5% D: 6%
- 2
某企业内部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5 000 件,单位成本100 元,实际产量4 000 件,单位成本95 元。那么,该成本中心的预算成本节约额为( )元。 A: 20 000 B: 120 000 C: 25 000 D: 100 000
- 3
某企业内部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为4000件,单位成本200元,实际产量4500件,单位成本160元,则该成本中心的预算成本节约率为()。 A: 20% B: 11.1% C: 9.8% D: 10.1%
- 4
某企业内部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为2000件,单位成本300元,实际产量2450件,实际单位成本270元,则该成本中心的预算成本节约率为()。 A: 10% B: 20% C: 9.8% D: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