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骎骎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C: 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 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A: “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C: 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 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举一反三
- 下列对这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雅宁静的环境。 B: 两首诗都表达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 两首诗都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 D: 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
- 近代史上,一批爱国诗人通过以诗写史来谴责列强的侵略,赞颂中国人民的抗争。其中张维屏在著名诗篇《三将军歌》中写道:“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这首诗歌颂了在下列哪一场战争中出现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______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主要是因为()。 A: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外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 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C: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在()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 C: 中法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 火烧圆明园的外国军队是() A: 英法俄美联军 B: 英美联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