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官人法
由于汉魏之际,对人才的需要和汉代的清议和乡里品评人才的风气日盛,魏文帝时期开始实行,也称“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分为官品和资品,人才的评价与人的品级联系在一起,把人分为一至九品,以九品区分人才优劣。以官署与职位的重要与否,确定其需求人才的品级。九品官人法通过确立每位官员所需的人才品级,组织考核评价,确认系流,区分官吏候补人的人才品级。其人才考核途径有:察举制、试经、赐官、赐爵与袭爵、宗正。通过上述方法,安资品获得相应官员品级,初任者不能马上担任与自己资品一致的官。九品官人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挥重大作用,在人才选拔制上,多带有落后的世袭的色彩,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三国曹操采用的选士方法是()。 A: 唯才是举 B: 九品官人法 C: 察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 1
宫崎市定的( )是日本实证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A: 《九品官人法研究》 B: 《隋唐卷》 C: 《东京中国史》 D: 《隋唐史》
- 2
范仲淹改革科举的主张包括( )。 A: 策论为主,诗赋为辅 B: “置三本” C: 九品官人 D: 考察“综合素质”
- 3
在历史研究中,日本京都学派的代表作品是宫崎市定的 A: 《隋唐演义》 B: 《九品官人法研究》 C: 《剑桥中国史隋唐卷》 D: 以上各项都不是
- 4
班固在《汉书》记载了九品论人法,将上古传说以及秦朝的一千九百五十四位人物分别列于九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