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棉织业分布地域广大,其中太湖流域的苏、松、常三府为全国棉织业中心。尤其是____所产最为精良,不仅行销全国,还远销日本,号称“衣被天下”。( )
A: 广州府
B: 松江府
C: 江宁府
D: 常州府
A: 广州府
B: 松江府
C: 江宁府
D: 常州府
B
举一反三
-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安庆二省,江苏省辖江宁府(今南京)、苏州府、徐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今上海)、通州府、扬州府、淮安府,其范围大致与现在相同 。 A: 正确 B: 错误
- 中国大学MOOC:"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安庆二省,江苏省辖江宁府(今南京)、苏州府、徐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今上海)、通州府、扬州府、淮安府,其范围大致与现在相同 。";
- 明清“八府一州”是指明清时期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应天(江宁)、杭州、嘉兴、湖州八府及从苏州府辖区划出来的无锡州。
- 江苏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
- 明代的南京包括今()、()、(),在今江苏境内分置应天府、淮安府、扬州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徐州府等。
内容
- 0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吴县吴趋里人,才华横溢,而又率真任性。 A: 扬州府 B: 松江府 C: 临安府 D: 苏州府
- 1
江苏得名于公元1667年,取“江宁府”和“苏州府”首字合称
- 2
施琅认为此地“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清政府廷议后,在此“设县三、府一”。此处的“府”指() A: 神州府 B: 台湾府 C: 泉州府 D: 苏州府
- 3
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 )之首字而称江苏。 A: 江宁府 B: 苏州府 C: 江州府 D: 江宁郡 E: 姑苏城
- 4
1667年,江苏省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首字而称江苏省。 A: 苏州府 B: 江州府 C: 江宁府E. 姑苏城E.江宁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