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距等于1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当物距等于30cm时,在光屏上()
A: 仍然得到倒立,缩小的像,但像比原来小
B: 仍得到倒立,放大的像,但像比原来大
C: 不能看到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能看到像,通过透镜也不能看到像
A: 仍然得到倒立,缩小的像,但像比原来小
B: 仍得到倒立,放大的像,但像比原来大
C: 不能看到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能看到像,通过透镜也不能看到像
举一反三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距等于1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等于8cm时,在光屏上() A: 仍然得到倒立,放大的像,但像比原来小 B: 仍得到倒立,放大的像,但像比原来大 C: 光屏上得不到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能看到像,通过透镜也不能看到像
-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A: 倒立、放大的像 B: 倒立、缩小的像 C: 正立、放大的像 D: 正立、缩小的像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距等于1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时多少() A: 8cm B: 16cm C: 32cm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 某同学将一支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10cm B: 8cm C: 6cm D: 4cm
-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该像的特征是() A: 倒立,缩小,实像 B: 倒立,等大,实像 C: 倒立,放大,实像 D: 正立,放大,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