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9
    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有哪些?
  • 答:市场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完全竞争、完全信息、不存在外部性、不考虑公共产品等条件:然而在现实中,这些条件和环境几乎不存在,市场机制具有本身固有的缺陷而缺乏效率,称之为市场失灵。也正是因为市场机制在许多领域缺乏效率,政府部门或公共部门的介入才有了合理的依据。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源配置领域的市场失灵    在经济体系中,如果存在着共用品、外部性、规模收益递增、风险和不确定等情况,市场机制就无法引导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需要政府介入。    ①共用品与市场失灵    所谓的纯共用品具有若干人消费者联合消费或非竞争性消费的性质。也就是说,某个人对某种产品的消费不减少其他人对相同产品的同时消费。此外,共用品的利用还具有排他性的,要排除特定的人消费或使用现有的共用品是不可能的或至少成本非常大。    这些性质意味着市场定价机制遇到困难,因为市场机制排斥那些不愿支付现行价格的人消费某种产品或服务。存在非排他性、叫卖方不可能向买方索取价格,出现所谓的免费搭车问题。同时,利用市场机制排斥人们享受共用品则是低效率的,因为多一人消费并不增加成本,由此很少市场机制只适于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公共物品是失效的,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②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他(它)并没有因此而取得报酬或提供补偿,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前者一般称为外部经济或正外部效应,后者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无论是正外部效应导致的某些活动不足还是负外部效应导致的某些活动过度,都会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就需要政府干预市场机制。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行为主体来说,政府采取一些鼓励措施,使其获得部分补偿;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行为主体来说,政府采取一些校正性措施,使其承担全部社会机会成本。政府既可以采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也可以利用经济手段来校正外部性。就政府的经济措施来看,主要采取征税和补贴方式    ③规模收益递增与市场失灵    当某一行业在产出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之后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增或成本递增或成本递减情况时,就会形成自然垄断,而垄断定价不是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规则,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以获得较高的价格。帕雷托最优条件遭到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采用许多政策措施加以干预。第一,政府可以通过规定价格或收益率来限制垄断;第二,政府在垄断部门建立公共企业,并从福利或效率角度而不是从赢利角度出发规定价格。    (2)经济稳定领域的市场失灵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过程不稳定的两个突出表现,它们的出现正是市场机制失灵的表现最显著、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①失业与市场失灵    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两因素:第一,雇佣劳动力所能带来的收益;第二,雇佣劳动力应支付的工资。企业最终雇佣的最大劳动力数量是实际工资与边际劳动力物质产量相等时的劳动力数量。如果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就会产生失业,而失业是由需求不足和工资刚性造成的,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动地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均衡。    政府要采取适当的反失业政策,以增加就业、降低失业水平。政府可以在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一,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其二,利用各种收入政策,消除由真实工资水平过高引起的失业:其三,为劳动力直接提供支持、鼓励非政府部门提供有关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通过大力投资,改善劳动力素质,以减少结构性失业。    ②通货膨胀与市场失灵    通货膨胀是经济不稳定的另一种表现。宏观经济学在分析通货膨胀的起因时,一般分为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当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了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可能的供给时,一般物价水平就会上升,也就是说产生了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市场机制虽然能够对这种通货膨胀做出反应,但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力度是不够的,而且存在着相当长的时滞,这就需要政府干预。    供给方面的通货膨胀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工会得到较高的工资;二是垄断行业的企业得到较高的价格。即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当然,在完全竞争性市场经济中,这两种原因是不会存在的。但在现实经济中,各类市场几乎都是不完全竞争的。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情况下,特别是在工会的存在情况下,工会组织的力量可能强大到足以迫使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生产率的增长,在产品市场一样,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在追求更大的利润时,也有可能提高价格,从而形成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对于抑制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政府的财政政策的效力比较大而且较为直接,可通过减少购买性支出和(或)增加税收的方法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时,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力是有限的。消除这种通货膨胀时,可能要采取一些管制措施,如工资管制和物价管制等。    (3)收入分配领域的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追求的是资源的配置效率而没有顾及公平,况且,市场机制要求按照人们的能力或贡献大小、个人拥有的财产的多少来分配收入,而没有劳动能力和财产的人收入如何保障?    当不公平的收入分配或贫富差距很大的状态形成以后,富人是否愿意自愿地无偿资助穷人呢?霍克曼、罗格斯、马林和苏罗等经济学家提出了“帕雷托最优所得再分配”,其基本的思想是: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的效用函数是外部性的一种形式。假定各人的效用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消费,而且还依赖于他人获得消费或所得。例如,出于善意,如果穷人的效用增加,富人可能会感觉好一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让给穷人,有可能使所有的人福利增加,即如果富人来自穷人边际收入增加的收益大于来自自身收入增加的收益时,通过这种转移使二者的福利都得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提高,实现了帕雷托改进。    在社会里如果这种转让是自愿的,则政府在影响帕雷托最优分配上无所作为,市场自动实现。但是市场机制并不存在使收入在富人和穷人之间自动转移的机制,因此穷人的福利改善具有公共产品性质,而富人不会考虑这种行为的外部正效应,只是考虑自身的利益,因此导致这种转移的不足,这就需要政府实施再分配政策,即通过征收累进所得税,迫使富人多拿出一部分所得,并以转移支付的形式补贴穷人。    因此,竞争性市场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造成很大的贫富差距,从而导致很多的社会的问题,影响社会的安定,这就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进行调节,以促进社会稳定的发展。

    内容

    • 0

      政府干预经济的形式有哪些 A: 法律法规 B: 政策调节 C: 行政服务 D: 经济参与

    • 1

      政府进行市场干预的理由在于()

    • 2

      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哪些()。 A: A干预市场 B: B促进进步 C: C促进平等 D: D调节价格

    • 3

      政府干预的作用有哪些?

    • 4

      政府干预失败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