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绝对变形量表示法。
A: 延伸量
B: 延伸率
C: 宽展量
D: 压下率
A: 延伸量
B: 延伸率
C: 宽展量
D: 压下率
A,C
举一反三
- 高轧件的双鼓变形是由于()造成的。 A: 压下率过大 B: 压下率过小 C: 宽展量过大 D: 宽展量过小
- 轧制时,钢的塑性愈好,则()愈大。 A: 压下量 B: 宽展量 C: 延伸量
- 轧制板带钢时,若轧前厚度为4mm,轧后厚度为3.2mm,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 压下量为0.8mm B: 压下率为20% C: 延伸系数约为1.22 D: 宽展量约为1mm
- 轧制时,钢的塑性愈好,则()愈大。 A: A压下量 B: B宽展量 C: C延伸量
- 轧制板带钢时,若轧前厚度为4mm,轧后厚度为3.2mm,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 A压下量为0.8mm B: B压下率为20% C: C延伸系数约为1.22 D: D宽展量约为1mm
内容
- 0
(单项选择题)可塑成型一般要求坯料具有 ( ) A: 较高的屈服值 和 较大延伸变形量 B: 较小的屈服值 和 较大延伸变形量 C: 较高的屈服值 和 较低延伸变形量 D: 较小的屈服值 和 较低延伸变形量
- 1
需求弹性系数是指()的比值。 A: 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绝对量 B: 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 C: 需求量变动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率 D: 需求量变动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绝对量
- 2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是()的比值。 A: 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绝对量 B: 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 C: 供给量变动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率 D: 供给量变动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绝对量
- 3
轧制时常用表示变形程度() A: 绝对变形量 B: 相对变形量 C: 总变形量
- 4
外观变形(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