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5
    比较由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与R质粒决定的耐药性
  • 由抗生素敏感性基因经过突变产生的耐药性基因,通常比较稳定,很少自然发生,以单一耐药性为主;R质粒决定的耐药性 可以通过细菌间结合发生传递,但不稳定,其特点是:(1)可以从宿主菌检出R质粒,宿主以肠道菌为主;(2)以多重耐药性常见;(3)容易因质粒丢失成为敏感株;(4)耐药性通过接合,发生菌与菌之间的转移。

    内容

    • 0

      耐药性耐药质粒是[br][/br] A: F质粒 B: V质粒 C: R质粒 D: ​Ent质粒 E: Col质粒

    • 1

      哪些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关( )。 A: 染色体突变的频率 B: 细菌发生耐药性基因突变 C: 耐药R质粒的播散 D: 耐药菌株的存活 E: 敏感菌株的淘汰

    • 2

      有关于细菌的耐药性变异,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 细菌对某一抗菌药物可能存在多种耐药机制 B: 细菌的耐药性包括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 C: 细菌的耐药性是接触药物后产生的 D: 获得性耐药通过基因突变和耐药基因转移 E: 最早出现耐药性是耐青霉素的金葡菌

    • 3

      R质粒是一种接合型耐药质粒,由耐药决定因子组成。

    • 4

      基因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与R质粒介导的耐药性的显著不同之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