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显屈服点钢筋条件屈服强度的取值( )。
A: 残余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
B: 最大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
C: 残余应变为0.3%时对应的应力
D: 最大应变为0.3%时对应的应力
A: 残余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
B: 最大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
C: 残余应变为0.3%时对应的应力
D: 最大应变为0.3%时对应的应力
A
举一反三
- 无明显屈服点钢筋条件屈服强度的取值为( )。 A: 残余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 B: 最大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 C: 残余应变为0.3%时对应的应力 D: 最大应变为0.3%时对应的应力
- 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的条件屈服强度为() A: 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 B: 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 C: 应变为2%时所对应的应力 D: 残余应变为2%时所对应的应力
- [TB2-1]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设计的取值依据是( )。 A: 抗拉强度 B: 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 C: 应变为0.2%对应的应力 D: 条件屈服强度
- 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材,名义屈服点可取( ) A: A 残余应变为0.01%时对应的应力 B: B 残余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 C: 残余应变为0.33%时对应的应力 D: 残余应变为0.4%时对应的应力
- 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规范》取用的条件屈服强度为()。 A: 残余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 B: 残余应变为2%时对应的应力 C: 极限抗拉强度的0.8倍 D: 极限抗拉强度的0.85倍
内容
- 0
9、在工程应力-应变曲线上,如果有屈服平台时,将()作为材料的屈服强度。 A: 上屈服点 B: 下屈服点 C: 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的平均值 D: 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
- 1
无明显屈服点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σ0.2作为设计强度,σ0.2表示______。 A: 应变为0.2%时的应力 B: 应变为0.02%时的应力 C: 极限强度的20% D: 残余应变为0.2%时的应力
- 2
高碳钢的名义屈服强度取残余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值。
- 3
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一般取残余应变为0.3%时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强度设计指标,有称为条件屈服强度。
- 4
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取残余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σ0.2作为强度设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