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9
    魏征是唐初名臣,他常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生对皇帝据理力谏达200多次。()
  • 内容

    • 0

      在唐太宗时期,魏征先后上谏()多次。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 1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2

      魏征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他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劝戒唐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 A: 100多次 B: 150多次 C: 200多次 D: 250多次

    • 3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初名臣魏徵的议论名篇,其中提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十个治国者需警醒的要点,这篇文章开篇提出了()的著名论断 A: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C: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D: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 4

      材料二:大臣魏征敢于直言进谏,前后进谏200多次。唐太宗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怎么样的治国风范?你能列举唐太宗时期几位著名的大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