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的肌电图特点。
神经源性损害指下运动元损害引起的肌电图改变,表现为插入电位延长;肌松弛时常见各种自发电位;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长(大于20%)、波幅高(大于70%)、多相电位增多;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募集减少,峰值电压增高。肌源性损害:插入电位正常,肌强直性疾病则延长,出现肌强直电位。自发电位中也可见失神经电位;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小于20%)、波幅降低,大力收缩时呈病理干扰相,波幅通常低于1.5mV。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关于肌萎缩下列不正确的是[br][/br] A: 分为神经源性肌萎缩和肌源性肌萎缩 B: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是神经源性肌萎缩 C: 急性脊髓灰质炎是肌源性肌萎缩 D: 神经源性肌萎缩肌肉活检可见肌纤维数目减少 E: 肌源性肌萎缩肌肉活检可见肌纤维肿胀破坏
- 1
皮肌炎诊断标准不包括() A: 对称性四肢近端肌群和颈部肌无力 B: 血清激酶升高 C: 特征性皮损 D: 心电图损害 E: 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
- 2
肌力减退有哪些类型? A: 神经源性肌力减退 B: 肌源性肌力减退 C: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D: 失用性肌力减退
- 3
MMT不适用于( ) A: 正常人 B: 神经源性肌病 C: 废用性肌萎缩 D: 肌源性肌病 E: 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 4
影响力量素质的因素( ) A: 身高 B: 肌源性因素 C: 体重 D: 神经源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