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清商乐”、“吴歌”和“西曲”?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魏相和诸曲与南方的民间音乐相结合而成的俗乐之总称。《魏书·乐志》载:“江左所传中原旧曲、„„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称清商。”它的形式大致与相和诸曲相同,它所使用的宫调系统亦与相和歌相同,被称为“清商三调”。它所用的乐器有节鼓、琴、瑟、筝、筑、琵琶、箜篌、笙、笛、篪、箫、埙、钟、磬等。吴歌是东晋、南朝时流传于建康一带的民歌。如《子夜歌》、《上声歌》等。西曲大约是在南朝时流传在今江陵一带的民歌,其表演形式有舞曲和倚歌。如《莫愁乐》、《那呵滩》等,有一部分为文人所作。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吴歌是()一带民歌以及在民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艺术作品,西曲则是()一带民歌及其加工作品。相和歌与吴歌、西曲的结合,带来清商乐的繁荣,在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大体都包含在清商乐中。A、江苏B、长江中游C、浙江D、黄河上游
- 1
【填空题】清商乐 东晋、南北朝时期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代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 ”的总称,简称“ ”。包括:1 :清商乐种出自江南的“吴声歌曲”又称“吴声”“江南吴歌”2 :清商乐中出自江汉一带的“荆楚西声”
- 2
《乐府诗集》卷二十六曰:"又诸曲皆有辞、有声,而大曲又有艳,有趋、有乱。辞者若羊吾夷那河之类也,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这段文字描述所指的是音乐体裁是:(A) A、相和大曲 B、吴歌 C、西曲 D、清商乐 A: 相和大曲 B: 吴歌 C: 西曲 D: 清商乐
- 3
根据《乐府诗集》对“相和歌辞”的分类法,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和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A、吴歌西曲,吟叹曲,四弦曲B、相和引,相和曲,吟叹曲C、四弦曲,平、清、瑟、楚调曲,相和大曲 D、清商大曲,相和大曲,平、清、瑟、楚调曲 A: 吴歌西曲,吟叹曲,四弦曲 B: 相和引,相和曲,吟叹曲 C: 四弦曲,平、清、瑟、楚调曲,相和大曲 D: 清商大曲,相和大曲,平、清、瑟、楚调曲
- 4
清商乐相较于相和歌吸收了南方音乐的成分,主要是吴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