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的是()。
A: 朱熹
B: 孔子
C: 孟子
D: 荀子
E: 董仲舒
A: 朱熹
B: 孔子
C: 孟子
D: 荀子
E: 董仲舒
D
举一反三
- 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的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李斯
- 下列对荀子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 荀子,名况,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著《荀子》。 B: 荀子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C: 荀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D: 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
- 荀子继承了孔子思想中重人事、不重鬼神的一面,强调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 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 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提出“制天说”的人是谁? A: 孔子 B: 庄子 C: 荀子 D: 老子
内容
- 0
()提出“性善论”,主张施行仁政,强调民本思想,并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 1
对儒家学说说法正确的有() A: 孔子主张德政 B: “礼”与“仁”是孔子儒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 C: 孔子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最大、时间最久、程度最深 D: 孟子主张礼法并用,提出“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E: 荀子提出“性善论”,注重个体修养
- 2
我国古代提出人性恶学说的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董仲舒
- 3
儒家“三圣”中,()能吸收别家之长,主张人性本恶,并提出应该顺应自然但亦可改变自然的“制天命而用之”思想。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庄子
- 4
提出“性恶论”思想主张的是思想家()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