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国内常用的烧伤补液公式计算补液量,下列临床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 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ml)=体重(kg)×Ⅱ~Ⅲ度烧伤面积(%)×1.5
B: 胶体液首选全血
C: 伤后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总量的1/2
D: 基础水分量2000ml
E: 胶体液和晶体液的比例是0.5:1,重者1:1
A: 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ml)=体重(kg)×Ⅱ~Ⅲ度烧伤面积(%)×1.5
B: 胶体液首选全血
C: 伤后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总量的1/2
D: 基础水分量2000ml
E: 胶体液和晶体液的比例是0.5:1,重者1:1
举一反三
- 按国内常用的烧伤补液公式计算补液量,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ml)=体重(kg)×Ⅱ~Ⅲ度烧伤面积(%)×5 B: 胶体液首选全血 C: 伤后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总量的1/2 D: 基础水分量2000ml E: 胶体液和晶体液的比例是5:1,重者1:11
- 按国内通用补液公式,第1个24小时补液量为每1%Ⅱ、Ⅲ度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胶体液为()。
- 女性,26岁,体重60kg。双上肢、躯干(包括会阴部)Ⅱ度烧伤。按国内通用补液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2000ml。第1个24小时的补液量应为()。
- 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是多少?() A: 成人每1%Ⅱ度、Ⅲ度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胶体液0.5毫升和电解质液1毫升,另加基础水分1500毫升 B: 成人每1%Ⅱ度、Ⅲ度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胶体液0.5毫升和电解质液1毫升,另加基础水分2000毫升 C: 成人每1%Ⅱ度、Ⅲ度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胶体液0.5毫升和电解质液1毫升,另加基础水分2500毫升 D: 成人每1%Ⅱ度、Ⅲ度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胶体液0.5毫升和电解质液1毫升,另加基础水分3000毫升
- 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胶体液和晶体液比例一般为() A: 1:1 B: 2:1 C: 1:2 D: 1:3 E: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