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肠粘膜由于炎症而敏感性增高时,肠内只有少量粪便、粘液就可以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在排便后总有未尽的感觉,临床上称这种现象为“里急后重”,常见于痢疾和肠炎时。()
举一反三
- 里急后重的特征是() A: 便意浓重,排便亦多 B: 便意浓重,排便稀少 C: 了无便意,排便稀少 D: 了无便意,排便甚多
- 黏液脓血便伴腹痛-便意-便后缓解,不伴有里急后重可见于() A: 急性细菌性痢疾 B: 阿米巴痢疾 C: 溃疡性结肠炎 D: 肠易激综合征 E: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 肛裂表现为() A: 便秘,排便时疼痛伴少量出血 B: 排便时或便后无痛便血,滴血 C: 无痛便鲜血,便后肛门脱出樱桃状肿物 D: 无痛便脓血,伴里急后重
- 低张力性便秘( ) A: 肠易激综合征,肠功能紊乱或结肠痉挛引起 B: 大便的次数和性状一般正常,但患者感到便意未尽 C: 由于食物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形不成适量的粪便 D: 由于降低排便反射刺激的敏感性引起 E: 由于肠肌张力降低及腹壁和膈肌无力引起
- 细菌性痢疾(). A: 腹痛,腹泻,粪便呈粘液血性,排便后腹痛缓解 B: 腹痛、腹泻、排便后腹痛缓解 C: 腹痛、排便后腹痛缓解、腹部包块 D: 腹泻、伴里急后重、发热 E: 腹痛、腹部包块、粪隐血试验持续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