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下线的作用是将()和()连接在一起,使雷电流构成通路。在建筑物中一般均是利用其柱或剪力墙中的()做为引下线。
举一反三
- 关于引下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引下线是从避雷针或屋顶避雷网向下沿建筑物、构筑物和金属构件引下的导线 B: 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当采用沿建筑物引下线时,宜在引下线上距地0.3-1.8m之间装设断接卡 C: 当采用沿建筑物引下线时,计算引下线的长度=按施工图设计的引下线敷设长度*(1+3.9%) D: 利用混凝土内钢筋或者钢柱作为引下线,同时利用其基础做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而应在室内、外的适当位置距地面0.3m以上从引下线上焊接出测试连接板 E: 当利用建筑结构内钢筋做引下线时,计算引下线的长度=按施工图设计的引下线敷设长度
- 对于民用第一类防雷建筑,其防雷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 避雷网格尺寸不小于6m×10m B: 引下线不少于四根 C: 引下线间距不宜大于24m D: 引下线不少于两根 E: 引下线间距不小于24m
- 高层建筑中柱或剪力墙中的主筋可以做为引下线来使用。
- 建筑物防雷引下线不应小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m。
-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仅利用建筑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 A: 10m B: 12m C: 15m D: 1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