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的核不育基因一般来源于( )。
A: 自然突变
B: 人工诱变
C: 远缘杂交
D: 地理、生态差异大的品种间杂交
E: 利用现有核不育基因转育
A: 自然突变
B: 人工诱变
C: 远缘杂交
D: 地理、生态差异大的品种间杂交
E: 利用现有核不育基因转育
举一反三
- 雄性不育产生的途径有( ) A: 自然突变 B: 自交分离出不育系 C: 人工诱变 D: 远缘杂交
- 现有一不育材料,找不到它的恢复系。一般的杂交后代都是不育的。但是有的F1不育株也...),该不育基因是()性(显/隐?)遗传。
- 中国大学MOOC: S为细胞质不育基因,N为细胞质可育基因,r为细胞核不育基因,R为细胞核可育基因。下列杂交何者可产生雄性不育系( )。
- 如果你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你如何确定它究竟是单倍体、远缘杂交[tex=1.143x1.0]7MmAqUVoxCuyVsa8UE0AuA==[/tex]、生理不育、核不育还是细胞质不育?
- 现有一个不育材料,找不到它的恢复系。一般的杂交后代都是不育的。但有的F1不育株也能产生极少量的花粉,自交得少数后代,呈3:1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将F1不育株与可育亲本回交,后代呈1:1不育株与可育株的分离。由此可推断该不育系应是受显性单基因控制的核不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