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9
    法律方法的内涵和外延分别是什么?
  • 答:法律方法,是指人们在对可能涉及法律问题的具体事案进行法律上的认识、形成法律上的判断或作出法律上的决定时所运用的方法。法律方法的典范,可见于法律职业者所运用的法律方法,后者是法律职业者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它主要包括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等。与法律方法相提并论的概念有不少,其中最重要和最容易产生混淆或疑感的概念有“法学方法论"和“法理学的方法"。(1)相对于大陆法国家,普通法国家倾向于采用“法律方法”的说法。它主要是指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的方法与技术,尤其指法官在审判过程中进行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的方法。(2)法学方法论与法学研究的方法并不能等同视之。就德国的理论构成而言,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①有关法律适用和法律解释的理论,具有专业性、技术性、世俗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属于形而下的范畴:②沙及法律适用和法律解释的有关法哲学、法理学的问题,具有思辨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属于形而上的范畴。(3)“法律学方法论”的提法以及理论体系形成于现代日本,它与德国的法学方法论具有大致一样的内涵和结构,但又像英美国家那样,将其中有关裁判过程中法官所应用的法律适用与法律解释作为研究的起点,兼收井蓄地吸纳了德国和美国双方的理论而发展起来。

    内容

    • 0

       要讲清楚一个概念,正确的方法是:() A: 尽量减小外延,扩大内涵 B: 尽量减小外延和内涵 C: 尽量扩大外延,减小内涵 D: 尽量扩大外延和内涵

    • 1

      法律系统比法律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广阔

    • 2

      什么是教育法律救济,其特征和途径分别是什么

    • 3

      概念的划分是从()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A: 本质属性 B: 外延和内涵 C: 外延 D: 内涵

    • 4

      法律思维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它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