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子见梁惠王时,王曰“叟不远千
  • 老先生

    内容

    • 0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称呼孟子为“叟”,当时孟子的年龄大约是() A: 五十多 B: 六十多 C: 七十多 D: 八十多

    • 1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梁惠王对前来拜见的孟子很不礼貌,用“叟”来称呼,就象今人说:“老头子。” B: 由于梁惠王对孟子的无礼,孟子认为梁惠王真是一个利欲熏心的昏君,简直无可救药。 C: 孟子顺着梁惠王的功利思想,从反面推论,指出交互征利的严重后果,严正警告梁惠王。 D: 在《孟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章里,孟子就提出仁政的思想,他主张君王必须施行仁义,仁义才是治国的至德要道。

    • 2

      孟子与梁惠王的会面是两位老者的会面,句中的“叟”带着梁惠王的尊重。()

    • 3

      孟子见梁惠王,主张以()治国

    • 4

      孟子见梁惠王表达了什么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