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京报》的发展。
(1)《京报》的起源民间抄报人,又称“京报人” ,因此“京报”这一名称大约在明末开始出现。之后,“邸报”这一名称逐渐为 “京报”所取代。但是,最初“京报”只是邸报的别称而已。驻京提塘官称为“京塘”,京塘抄发的邸报称为“京报” 。(2)《京报》的成熟“京报”发展到成熟形式,即可以用《京报》来指称,则始于乾隆年代。由于全国统一抄发,复制量很大,因而这一印制任务由与内府有关系的荣禄堂南纸铺承担,并开始固定称之为《京报》,但其性质仍然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章奏等。(3)《京报》的发售与送报人民办的京报房不仅专司抄报工作,还公开发行销售《京报》。《京报》统一印刷,印刷量当然不少,必然每天有少量剩余。日积月累,逐日多余的《京报》就成了一大堆废物。后来有个以负贩为生的山东登州人,将过期的《京报》携带到北方去试销。由于当时科举考试策论时要涉及到时事问题,因而过期的《京报》也十分畅销。(4)《京报》的评价《京报》作为中国古代报纸发展得最成熟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形式。但是,它之所以还不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是因为它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没有记者编辑,只许照章抄录宫门钞、谕旨和奏章,不准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安排版面,因而所刊载的内容仍局限于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章奏的范围之内。因此,《京报》与以前的同类载体相比,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仍没有质的变化,还不能列入近代报刊之林。
内容
- 0
《京报》由谁创办
- 1
概念题:报房《京报》
- 2
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是京报。
- 3
名词解释[br][/br]报房京报
- 4
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