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圣宗和萧太后亲率大军大举南犯,转战定、瀛诸州,在十一月攻占德清军,直指北宋重镇澶州。辽军来势凶猛,北宋朝野震惊,宰相寇准要求皇帝御驾亲征,鼓舞军民。辽国害怕腹背受敌,决计与北宋议和。经过反复磋商,在同年十二月达成协议,规定北宋每年输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岁币,双方开展自由贸易。 大辽除了卖羊卖马,能有什么贸易基础它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可以输出给宋,而宋的每一种商品,都是辽需要的。结果,边境贸易从一开始就变成一边倒的对宋贸易巨额逆差。大辽收的岁币,到年底全被大宋赚得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大辽不懂经济,后来干脆不发行货币,反正发行出来,也没老百姓认,即使大辽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结果,一百年双方无战事,大辽的财富通过货币战争,源源不断地输入大宋,大宋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进大辽的每一个毛孔。 上述材料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启示是( )。
A: 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 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贸易顺差
C: 货币政策是经济主权,决不能让人民币升值
D: 要根据经济发展自主决定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值稳定
A: 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 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贸易顺差
C: 货币政策是经济主权,决不能让人民币升值
D: 要根据经济发展自主决定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值稳定
A,D
举一反三
- 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圣宗和萧太后亲率大军大举南犯,转战定、瀛诸州,在十一月攻占德清军,直指北宋重镇澶州。辽军来势凶猛,北宋朝野震惊,宰相寇准要求皇帝御驾亲征,鼓舞军民。辽国害怕腹背受敌,决计与北宋议和。经过反复磋商,在同年十二月达成协议,规定北宋每年输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岁币,双方开展自由贸易。 大辽除了卖羊卖马,能有什么贸易基础它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可以输出给宋,而宋的每一种商品,都是辽需要的。结果,边境贸易从一开始就变成一边倒的对宋贸易巨额逆差。大辽收的岁币,到年底全被大宋赚得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大辽不懂经济,后来干脆不发行货币,反正发行出来,也没老百姓认,即使大辽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结果,一百年双方无战事,大辽的财富通过货币战争,源源不断地输入大宋,大宋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进大辽的每一个毛孔。 “澶渊之盟后大宋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进了大辽的每一个毛孔”,这说明文化的传播途径是( )。 A: 货币战争 B: 商业贸易 C: 人口迁徙 D: 民族融合
- 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圣宗和萧太后亲率大军大举南犯,转战定、瀛诸州,在十一月攻占德清军,直指北宋重镇澶州。辽军来势凶猛,北宋朝野震惊,宰相寇准要求皇帝御驾亲征,鼓舞军民。辽国害怕腹背受敌,决计与北宋议和。经过反复磋商,在同年十二月达成协议,规定北宋每年输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岁币,双方开展自由贸易。 大辽除了卖羊卖马,能有什么贸易基础它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可以输出给宋,而宋的每一种商品,都是辽需要的。结果,边境贸易从一开始就变成一边倒的对宋贸易巨额逆差。大辽收的岁币,到年底全被大宋赚得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大辽不懂经济,后来干脆不发行货币,反正发行出来,也没老百姓认,即使大辽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结果,一百年双方无战事,大辽的财富通过货币战争,源源不断地输入大宋,大宋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进大辽的每一个毛孔。 在今天的古代钱币收藏界,很难找到辽的铜钱,反倒是宋的铜钱质量既好,数量又多,比清代的还便宜。与此体现的经济学道理相同的是( )。 A: 一分价钱一分货 B: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C: 物以稀为贵 D: 贵之极必贱,贱之极必贵
-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大辽百姓甚至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干脆不发行货币。结果,一百年双方无战事,大辽的财富通过货币战争,源源不断输入大宋,大宋的先进文化,渗透进大辽的每一个毛孔。回答下列问题: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大辽百姓甚至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结果,大宋用澶渊之盟的“岁币加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让辽国放弃了货币发行权,大辽的财富源源不断输入大宋,最终要了辽国的命。今天我们审视这段历史,仍有重要的镜鉴意义,因为()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现在或有端倪 ④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往往会循环往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 以后辽宋之间保持相对和平局面 D: 宋割让部分土地给辽
- 宋辽、宋夏和议中的共同内容是() A: 辽夏向宋称臣 B: 北宋割地称和 C: 互相禁止边界贸易 D: 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内容
- 0
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宋真宗亲自鼓舞士气,宋军重挫辽军,双方签订______ ,议和停战,宋朝每年给辽朝“岁币”,双方维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
- 1
辽、宋、夏的和战1.辽与北宋的战与和(1)战: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⑦时,辽军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打退辽军。
- 2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辽圣宗帅大军南下。真宗北上亲征,与辽军会战。真宗急于求和,故不顾寇准反对,与辽签订了( )。
- 3
北宋景德元年,辽军大举南犯,一路势如破竹。宋真宗在寇准的力主之下,亲帅主力与辽军对峙,宋军士气大振。辽国主政的萧太后看到南侵受阻,决战没有必胜的把握,决定和谈,史称( )。
- 4
公元1004年,辽军南下侵略,宋军顶住了辽军的进攻,在形势对北宋有利的情况下,宋真宗为了让辽国尽快退兵,于是与辽国签订合约,每年付给辽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史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