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消费函数之谜”。
凯恩斯之后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与实证研究不相符合,两者之间的矛盾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凯恩斯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可以用标准的消费函数来表述,其公式为:C = a + b Yd (a >; 0,0 <; b <; 1)上式说明,消费是可支配收入Yd 的函数。其中,a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实际可支配收入,就可以得到Yd 的平均消费倾向APC:APC = C / Yd = a / Yd + b上式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PC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根据绝对收入假说,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同时a / Yd也将减少,故平均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但是,凯恩斯消费函数仅仅在短期得到了现实的验证。1942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针对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对1869—1938年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的表达式应为:C = b Yd (0 <; b <; 1),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平均消费倾向是稳定的而不是递减的。并指出,凯恩斯理论和统计数据相矛盾:在美国尽管个人收入有很大增长,但国民收入中的储蓄份额并无长期上升的现象。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异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或“凯恩斯—库兹涅茨悖论”。“消费函数之谜”具体表现为:平均消费倾向在长期不变,在短期递减;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函数之谜”推动了消费函数的进一步研究,产生了后来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等。
本题目来自[网课答案]本页地址:https://www.wkda.cn/ask/pyapymmjoytmexo.html
内容
- 0
简述里昂惕夫之谜的主要内容
- 1
简述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之谜?
- 2
持久性收入假说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它是怎样解答消费之谜的?
- 3
【单选题】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A.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B. 消费函数大于储蓄函数 C. 消费函数小于储蓄函数互为 D.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对数
- 4
“消费之谜”指的是( ) A: 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 B: 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小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 C: 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等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 D: 两者关系不好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