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桥梁的延性抗震设计?什么是能力保护构件和延性构件?
《桥梁抗震细则》采用两水平设防、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的抗震设计,采用弹性抗震设计;第二阶段的抗震设计,采用延性抗震设计方法,并引入能力保护设计原则。通过第一阶段的抗震设计,保证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通过第二阶段的抗震设计,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能力,确保结构的延性能力大于延性需求,塑性铰只在选定的位置出现,,不出现脆性剪切破坏,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位移能力。即为延性抗震设计。能力保护设计原则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设计使结构体系中的延性构件和能力保护构件形成强度等级差异,保证结构能形成一个适当的塑性耗能机制。通过强度和延性设计,确保潜在塑性铰区域截面的延性能力,确保预期出现弯曲塑性铰的构件不发生脆性破坏模式,确保脆性构件和不宜用于耗能的能力保护构件处于弹性工作范围。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在抗震设计中,下列延性要求最高的是 A: 结构总体延性 B: 结构楼层延性 C: 重要构件延性 D: 关键杆件延性
- 1
在桥梁的抗震延性设计中,最常用的延性指标是 和 。
- 2
一般来讲,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对结构中重要构件的延性要求,应()对结构总体的延性要求;对构件中关键杆件的延性要求,应()对整个构件的延性要求。
- 3
下列哪部分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A: 结构总体延性 B: 楼层延性 C: 构件延性 D: 关键杆件延性
- 4
结构的整体延性与结构中延性构件的局部延性密切相关,而延性构件的局部延性又和构成构件的材料的延性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