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碳-14测年法?
碳-14测年法是一种利用碳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测定古代遗存年龄的方法。自然界中碳元素有3种同位素,即稳定同位素碳-12、碳-13和放射性同位素碳-14。宇宙射线在大气中产生放射性碳-14,并能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后为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就会持续不断地吸收碳-14并在机体内保持一定水平。当有机体死亡后,便停止呼吸碳-14,其组织内的碳-14便以5730年为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其剩下的放射性碳-14含量,就可推断出它的年龄。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多选题】14 C法测年,以下描述正确的 (1.0分) A. 14 C属于非宇宙成因核素 B. 14 C可精确测定5万年以来的含碳样品的年龄 C. 加速器质谱仪(AMS) 14 C法可测定7万年以来的含碳样品的年龄 D. 14 C法测年的前提假设是:几万年以来的宇宙射线强度保持不变
- 1
碳14测年方法是根据无机物中放射性碳14的衰变程度来计算样品的年代。 A: 正确 B: 错误
- 2
( )与碳十四测年法配合使用极大提高了测年的准确性 A: 热释光测年法 B: 树木年轮测年法 C: 钾-氩测年法 D: 古地磁测年法
- 3
简述碳十四测年法原理
- 4
简述碳十四测年法的意义。